摘要:頭后下斜肌是這四組肌肉里唯一不連著頭骨的肌肉,上端連在寰椎橫突上,下端連在樞椎的棘突上。以上四組肌肉很重要,除了控制仰頭、轉頭、頭部側屈等動作外,也起穩定頭部的作用。所以當我們長時間低頭時,就會導致肌肉疲勞、損傷,從而感覺疼痛。

頸椎其實很脆弱

頸椎其實很累,每天都要撐著10公斤的頭顱,下端連著活動度很少的胸椎,而且還要完成低頭、仰頭、轉頭的活動,非常辛苦。除了壓力大、活動多以外,頸椎本身也較為脆弱,體積比胸椎、腰椎都小。而且還“無依無靠”,不像胸椎和腰椎,有肋骨或骨盆的保護和支持。這一系列的因素,都導致頸椎非常容易受到外力的傷害,肌肉也非常容易出現勞損或拉傷。

頸椎脆弱本身就需要我們的養護,但我們現在的工作、娛樂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低頭的時間越來越長,導致頸椎后側的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的拉伸狀態之中,日復一日,頸椎后側的肌群持續拉長,直到超出極限,出現損傷、降低彈性,頸后肌肉力量被減弱。在頸椎骨后側缺乏肌肉拉力情況下,慢慢地就會出現相應問題,導致頸椎病。

緩解壓力找核心

大多數人脖子疼的時候,都是哪疼按哪。其實,脖子也是有奧秘的,經常按頸部的核心肌肉——枕下肌群,才更有效。快來認識一下吧!

1.頭后小直肌

作用:仰頭

上端連著頭骨的枕骨部,下面連著頸椎第一節(寰椎)。

2.頭后大直肌

作用:仰頭、轉頭

上端連著頭骨的枕骨部,下面連著頸椎第二節(樞椎)。

3.頭后上斜肌

作用:仰頭、轉頭、頭部側屈

上端連于枕骨,下端連于寰椎的橫突上。

4.頭后下斜肌

作用:轉頭

頭后下斜肌是這四組肌肉里唯一不連著頭骨的肌肉,上端連在寰椎橫突上,下端連在樞椎的棘突上。

以上四組肌肉很重要,除了控制仰頭、轉頭、頭部側屈等動作外,也起穩定頭部的作用。所以當我們長時間低頭時,就會導致肌肉疲勞、損傷,從而感覺疼痛。

三招教給你

既然這組肌肉這么重要,脖子再疼的時候,您就可以放松此處,來緩解壓力啦!

第一招按摩

按摩時,雙手四指合并,放于枕下肌群,以中醫穴位“鳳池穴”為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3分鐘。

第二招借助外力

您也可以借助輔具,輔助按摩。可以購買一個筋膜球或者網球,平躺,將球放于枕下肌群,通過頭部的輕微活動,對肌肉進行放松2~3分鐘。

第三招睡前一練

除了疼痛時的按摩,您也可以每晚睡覺前練習收頜旋轉動作,緩解頸部疲勞。

提示:若除了脖子痛以外,您還有頭暈、惡心、手麻、走路發飄的感覺,建議您盡早就醫,按摩已經解決不了您的問題了。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甲亢按摩什麼穴位 六個穴位配合按摩孕期護膚要注意什麼 這些護膚要點孕期一定知曉板栗發芽了能當綠植嗎輸卵管健康如何自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6um4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